10月中,我有机会到访无国界医生在南苏丹延比奥的项目。那是一间由卫生部门和无国界医生合办的医院,无国界医生主要负责儿科和妇产科服务。
 
这天,在儿科病房里,医护人员正落力为一位小病人进行急救。他们把病床团团围住,护士Vincent正施行心肺复苏,双手一下一下往那细小身躯的胸膛按下去,但孩子仍然毫无知觉,其它人员则忙着设置急救的装备,并等候着Vincent的下一步指令。儿科医生Patra随后赶到,吩咐把孩子抱到空气较流通的地方,以及尝试接驳氧气机,准备尽全力抢救这个小生命。
 
那站在旁边哭得声嘶力竭的,是孩子的母亲。她既不能走近已挤满医护人员的病床通道,也无法安坐在旁,只能彷徨无助地在病房里走来走去,口里喃喃自语,眼泪拼命地流,双手时而掩面,时而向天高举,彷佛要抓住最后一丝希望,向上天祈求留住这个孩子。我看着这样的场面,内心好像被甚么拉扯着似的,赶快步出病房,在外面深深吸了一口气。
 
病房外,其它病人的家属和凑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要从那小小的一扇窗窥看抢救的过程。30分钟后,人群逐渐散去,孩子的母亲也缓缓走出来。她好像已经哭得筋疲力竭,手里抱着用布包起来的孩子的身体,默默坐上一部电单车(BodaBoda,即当地的的士),然后扬长而去。
 
还没来到南苏丹以前,“婴儿死亡率”对我来说就是一堆数字:据统计,每1,000名在南苏丹出生的儿童,便有约70名活不过一岁。在南苏丹的延比奥医院,每个月都有4至5名儿科病人死去。医疗队队长Hemmed解释,由于住所距离医院太远,家中有孩子生病时,家长通常会先向传统医生求助或服用草药,到情况恶化才把孩子送到医院,往往已经太迟,而这也是延比奥甚至全国婴儿死亡率高企的原因之一。
 
原来当这些数字化为眼前真实的场景时,会带来如斯震撼的效果。那一幕幕急救的画面,还有孩子母亲呼天抢地的样子,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们问Vincent孩子到底怎么了?Vincent说,“他入院才不到一小时,便突然无法呼吸。我双手压下去,胸口是绷紧的,应该是肺炎感染。”又一个来得太迟的孩子。
 
我一直以为,在南苏丹,父母看孩子的生死会比较简单,毕竟这里的婴儿死亡率高,家里有7、8个孩子是常见的事。但原来父母的心在哪里都一样:怀胎十月诞下的骨肉,怎能轻易说放下就放下呢?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医护人员而言,在这里的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而重要的。
 
梁柏仪(Iris)于2012年加入无国界医生(香港)担任传讯主任一职,负责组织在香港地区的传讯工作。
 
标签

留言

Image CAPTCHA
请输入上图的字母或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