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尔(Bor)的日子,身高的确为我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挑战 。
 
刚下机抵达南苏丹首都朱巴(Juba) ,入境柜台人员根本不相信我的年纪,以为我只是个15岁的女生。这也怪不得他们吧,据说,南苏丹其中一个部族丁卡族(Dinka),不论男女,族人平均身高约1.8米。而我?相对于他们,个子小得根本没人相信我是成年人,入境处人员死都不让我过关。最后足足花了两个小时,他们才证明到我的护照不是伪造的,我才能顺利入境。
 
博尔位于南苏丹首都朱巴的东北面。2013年南苏丹爆发武装冲突,博尔是其中一个陷于战斗的城镇。冲突一度令当地唯一一间由卫生部门运作的转介医院人去楼空。我所参与的项目就是要向这间医院提供技术支援,并协助训练当地医护人员,让他们日后可自食其力,有能力撑起一间可向病人提供医疗护理的医院。
 
我作为外科医生,职责自然就是做手术。通常,手术台的高度会因应主治外科医生的身高而调节。那时有一位本地医生叫Haroun,他很好学,每次手术他都在场观察我为病人做手术的情况,从中学习。来自丁卡族的他,身高两米。仅是两星期,他严重肩颈痛。这里的人很少投诉,但我竟然听到他嘟囔说脖子痛。
 
这个问题不得不解决。负责后勤的队友斯科特(Scott),便到处为我张罗可让我站高一点的平台,可是那里并没有现成的金属平台,又因为要符合感染控制的缘故,不能用木头造。头痛一番之后,最终他为我找来了一个用来煮饭的大汤煲充当平台。这个后来被称为「pot stool」(直译:煲凳)的大汤煲,就这样伴我完成三个月的救援任务。
 
 
  陈诗珑医生(左)说,她即使站在大汤煲上其实也不及当地人高。  相片来源:陈诗珑医生
 
就地取材,解决的不止是身高问题,这也是当地医护人员必须学习的课题。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运送先进的仪器和用品到当地,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救援组织离开,有关物资的供应便可能中断。故此,最理想的、可延续的方法,是令当地医护人员能依靠自己,在资源紧张的环境下仍能有效地进行各项工作。例如,我们做手术时需要用达人体温度的生理盐水来冲洗腹腔,但因缺乏电力,没有保温箱,最快的方法便是靠博尔平均高达摄氏35至38度的户外温度。我们把生理盐水放在烈日之下数小时,让它贴近人体温度后使用。我们也试过抢救病人时,需要加快输液速度,但没有仪器泵盐水给病人,便借助当地丁卡族人身高的先天优势,让他们用手举起盐水并充当“人肉泵”,挤压盐水包,一样可达到仪器的效果。 
 
 
 
  当地医护人员凭藉身高优势,可用手举高盐水包再施加压力,充当「人肉泵」。  相片来源:陈诗珑医生
 
在这个近乎事事都要就地取材的环境里,绝对需要脑筋急转弯。印象最深刻是我们要为病人制作造口袋,收集排泄物。思前想后,来自菲律宾的病房护士罗德尔(Rodel)想到把咖啡粉瓶的瓶盖清洗干净后,加上手术手套制成造口袋,箍在病人身上,然后只要每天更换手术手套便可。这跟我们最初用胶纸把袋子贴在病人造口之上相比,更能防止渗漏。
 
 
  陈诗珑医生与其他医护人员以咖啡粉樽盖与手术用手套制作成造口袋,箍在病人身上。 相片来源:陈诗珑医生
 
更大的问题来了。我们接收了一个仅四日大的婴儿,造口仅有一个硬币那么小,咖啡瓶盖对他来说实在太大了。最终我们想到用已清洁的浆糊笔盖来连接避孕套和手术手套,制成“婴儿专用造口袋 ”。别看轻这些小智慧,日后当地医护人员即使没有医用造口袋供应,起码也能懂得如何自制去应付紧急需要。这让我们朝项目的目标往前迈了一步。 
 
分类: 

留言

Image CAPTCHA
请输入上图的字母或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