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与去年一致,同为“行动起来,向 “零” 艾滋迈进——零感染、零歧视、零死亡”。同样的,这口号后依疑云笼罩:“这目标是否太宏大了?”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最新报告[1]带出鼓舞人心的消息,在2001年至2011年间,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其中超过一半在最受艾滋病疫情影响的非洲,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已经成功减少了一半。非洲在过去的六年里将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

报告也显示,仅在过去的24个月,全球接受赖以救命的抗艾滋病病毒(ARV)治疗的人数增加了63%,这是此前需耗十年之力才能获得的成果。

尽管成就如此显着,在目前宣告疫病终结恐怕仍为时尚早。战斗远未完结。尽管目前已有800万人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仍有700万人未能获得赖以救命的治疗。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于2013年颁布的新指引,将最新的“治疗即预防”的科研成果包括其中(研究表明,用来拯救生命并且使人保持健康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以有效防止感染者将艾滋病病毒传给性伙伴以及通过母婴传播传给婴儿。),这个治疗缺口将再次扩大。预期需要接受抗艾滋病病毒的目标人群将扩大到2300万人[2]

此外,艾滋病新发感染的趋势并不一致,疫情在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发展,亦不尽相同。以亚洲为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指出,在2001至2009年间,在印度、尼泊尔和泰国,艾滋病新发感染减少了25%,但是在同一时期,孟加拉国和菲律宾的新发感染却有所增加。从不同角度来看,疫情也呈现不同面孔,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在亚洲,艾滋病的传播很大程度上集中于静脉注射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者、以及性工作者之间,而在非洲地区,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异性性行为。

然而,艾滋病不是唯一的敌人。结核病与艾滋病是一对致命的组合,它们各自可以助长对方蔓延。尽管非洲是艾滋病/结核病合并感染所致的死亡率的重灾区,并不等于其他国家能够幸免于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排列的41个艾滋病/结核病合并感染高发国家[3],七个位处亚太地区,包括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缅甸、越南和泰国。在大部分这些国家当中,结核病是艾滋病感染者的最常患疾病,同时是他们的头号杀手。单是于2011年,全球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个案当中,25%是艾滋病病毒关联的结核病所致。

无国界医生于过去二十年,一直在亚太地区进行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医疗护理项目。以印度和缅甸为例,无国界医生的治疗项目扩展至耐多药结核病护理。单在缅甸,无国界医生提供病人赖以活命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占全国有关治疗的六成。在印度,无国界医生分别于曼尼普和孟买设诊所,提供抗艾滋病毒、结核病和耐多结核病治疗和相关辅导。个中医疗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疗成本,对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内部资源已足以构成一定挑战,更遑论那些资源本已捉襟见肘的公共医疗系统。

虽然如此,“达致零”的目标仍有机会达到。对抗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合作正在增加。把“治疗以预防”作为重点,是对抗疫情的强而有力的回应。但假如缺乏持久的力度、政治决心和资源动用,以及让治疗在全球更容易获得的加大承诺,艾滋病和结核病将继续扩散至很多地区。“零”在很多地方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且达致这个目标的方法尚未落实。

无国界医生地区人道事务代表

格玛俐医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