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干达于9月20日宣布埃博拉疫情以来,截至10月2日,该国卫生部已确认43宗埃博拉个案,并汇报29人死亡(9宗证实因染疫身亡,20宗则为疑似个案)。无国界医生正与卫生部合作,开展初步的紧急应对,协助遏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无国界医生于过去10年多次应对埃博拉疫情,包括2014至2016年在西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共和国)和2018至202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以上疫情都是由埃博拉的扎伊尔( Zaire )病毒株引起的,而随着科学进步,其后的应对有所进展,包括已获批准的两款疫苗和一种抗体疗法。然而,乌干达目前的疫情是由一种相对罕见的病毒变种苏丹(Sudan)病毒株而引起,这为当地团队带来了许多医疗和行动上的挑战。埃博拉的传播,促使这个过去10年来相对少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必须迅速发展有效的检测和治疗方案。

 

1.    有任何疫苗可用于应对此次疫情吗?

目前尚未有针对造成乌干达疫情的苏丹病毒株的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正审定哪款候选疫苗可以用在新的临床试验中,以期批准使用。由于目前没有疫苗被证明为有效,因此需要重新思考许多目前的标准应对措施。

由默克公司( Merck )生产的rVSV疫苗已获批用于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株。该疫苗在扎伊尔病毒株引起的疫情中,可作为“带状”疫苗接种策略的一部分,即为与病人接触过的人,和与这些人接触过的人士以及病人的护理人员接种疫苗,从而限制疾病的传播。强生(Johnson & Johnson)公司生产的第二款疫苗,可在疫情期间使用,以保护面临接触病毒风险的人;也可以在宣布疫情爆发前,为处于应对前线的人员或生活在尚未受疫情影响的地区的人提供预防措施。

在乌干达目前爆发的埃博拉拉疫情中,所有参与应对工作的卫生组织都必须暂时放弃使用rVSV疫苗,直到试验完成并找到有效疫苗为止。与2019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对扎伊尔病毒株进行的强生疫苗临床试验一样,无国界医生已准备好协助这项研究。

 

2.    埃博拉苏丹病毒株是否有可用的医学治疗方法?

2018至19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临床试验,已经确认出使用针对Mab114和regn-eb3病毒株的单株抗体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机会。

然而,这些抗体对苏丹病毒株无效。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治疗方法包括管理病征和提供加护治疗(包括补充液体流失、提供氧气、监测血液和心脏读数等),以提高病人的生存机会。

与所有埃博拉疫情一样,医疗中心的防护措施和感染防控至关重要。

无国界医生紧急项目副总管马纳加玛( Guyguy Manangama )医生表示:“保护前线医护人员是无国界医生其中一个关切重点。我们通过为他们提供感染预防和控制标准方面的培训,以及防护装备,确保维持医疗系统的运作。”

自宣布疫情爆发以来,乌干达当局已确认两名医护人员(一名医生和一名助产士)死亡。

 

3.    乌干达有哪些埃博拉治疗设施?

在埃博拉疫情期间,在受影响社区附近展开医疗应对尤其重要。马纳加玛医生说:“我们知道病人越早接受医疗护理,就有越高的生存机会。由于伊波拉初期症状并不独特,与疟疾或伤寒等其他发热性病毒的症状相似,因此问题症结是尽快获得有关信息、诊断和护理。在伊波拉疫情中,仍有很多人抵达卫生中心时已是晚期,有些甚至死在家中,并在过程中感染其他人,这些我们都需要避免。”

无国界医生建议开设小型治疗中心或隔离中心,让病人尽可能在他们居住地附近接受急救。同时,较大的转介中心可为晚期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在过去的疫情中,病人经常被直接带到社区外的大型治疗中心,而在许多情况下,这导致谣言在小区散播、敌视医护人员以及抗拒应对措施。

无国界医生计划支持乌干达的应对工作,在如玛杜杜(Madudu,疫情的中心点,距离区首府穆本德(Mubende)20公里)等受影响区域开设小型治疗中心,并在穆本德为疑似和确诊患者建立一个设有36张病床及深切治疗护理的较大型隔离中心。

无国界医生团队也计划与医院合作,让其成为感染埃博拉的医护人员的转介中心。

 

4.    疫情传播知多少?

为控制埃博拉疫情,必须迅速发现感染者并找出其接触者,而这些接触者可能已远离疫情中心。在目前的疫情中,乌干达有五个地区出现确诊个案,因此需要在相对大的地区确定并跟进患者和接触者。

虽然疫情于9月20日正式宣布,但早在8月,受影响地区就记录到一些可能与埃博拉相关的疑似死亡个案。与过往埃博拉疫情开始时的情况一样,发现个案和追踪接触者都跟不上疫情扩散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准确的重现疫情早期阶段的面貌,以便对人们进行疾病筛查,并在适合地点提供医疗护理。

为有效应对疫情,受影响地区的人们也必须理解和拥有该疾病相关的知识,愿意合作并参与应对工作。以小区为基础的监测行动和接触者追踪必须展开,以迅速识别潜在感染者。一旦确定相关人士,他们和家人都需要获得适当的医疗护理或隔离21天。为推动这一点,须消除社会和经济障碍(例如前往医疗中心的交通费用,或因无法外出工作产生的相关成本),而这可透过协助支付交通费用,向在家自我隔离人士分发食物或物资套装等,以及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来实践。

信息科技工具也可促进对疫情的实时监测。在2018至202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期间,无国界医生的流行病学部门──“传染病研究中心”(Epicentre)开发了新工具,有助协调流行病学行动,包括有系统监测和收集病人数据的工具、自动回报,以及一个将个案管理和疫情演变的数据可视化的网站平台。这是在如此规模的疫情中,首次在所有病人的所在地使用相同的监测工具,从而有效建立关于伊波拉医疗设施的综合数据。无国界医生已准备提供这些工具予乌干达卫生当局。

 

埃博拉小档案   

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会致命的疾病,死亡率高达90%。最初的病征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突然发烧、疲劳、肌肉酸痛,头痛和喉咙痛。随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衰竭和肝衰竭症状,亦可能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的情况。

埃博拉于1976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这种疾病有几种变体,而扎伊尔病毒株是过去10年中最为常见,乌干达目前的疫情则涉及苏丹病毒株。自发现该病毒以来,苏丹病毒株已引起7次疫情爆发,4次在乌干达、3次在苏丹。乌干达上一次埃博拉疫情发生于2019年,而上一次苏丹病毒株的埃博拉疫情则发生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