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 加沙地带的医疗设施正面临严重的药物和医疗物资短缺。在九月底,有百分之三十六的基本药物出现短缺。无国界医生对当地作出定期捐助,但没有救援组织能够全面应付当地的需要。以色列自二零零七年起对加沙地带实施禁运,再加上在拉姆安拉(Ramallah)的巴勒斯坦政府多年来处于财政危机,又与加沙当局长期缺乏合作,这对加沙的医疗系统及病人已经造成伤害和威胁。药厂在刚过去的春季停止向巴勒斯坦政府供应药物。药物供应的情况在过去几年已逐步转差,而二零一一年更进一步恶化,到了响起警号的地步。以色列在八月中轰炸加沙地带,当地的卫生部门促请国际救援组织到当地协助。自此,卫生部门要求得到长远而定期的捐助。可是,没有人道救援组织(包括无国界医生在内)有足够的财政及/或后勤资源,向当地的医疗设施提供所需要的药物和医疗物资。三成六的基本药物出现短缺药物缺货,表示病人的健康受到真正威胁。二零一一年九月底,有一百六十四种基本药物完全停止供应,占必需药物的总数的三成六(去年为两成半)。而九百种所需的单次使用医疗物资中,只有二百六十种能维持供应。
10-7 | 近年,在加沙地带受到严重伤员后遗影响的人数不断上升,可是在现行的禁运下,病人要得到适切的专科护理十分困难。在二零一零年七月,无国界医生与加沙卫生当局签订协议,开设一个整形外科手术项目。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四名病人透过特设的手外科项目得到治疗。在以色列军方于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发动了「铸铅行动」之后,加上当地家居意外*不断增加,许多加沙居民因伤而变成残障。这些伤口在接受初步紧急手术后仍需要进行整形外科手术(亦可称为非紧急或复修外科手术)。一些十分复杂的个案更需要高度专门的外科手术。在加沙地带,人们至今仍难以得到这种专门护理。病人必须等待数个月才获批准出境,到第三方国家(包括约旦、以色列和埃及)进行手术。由于以色列实施禁运和限制外游和行动,加沙的医生和外科医生亦无法离开加沙地带,到外地接受培训或进修。在二零一零年七月,无国界医生与加沙卫生当局签订协议,开设一个整形外科手术项目。由无国界医生的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和麻醉科医生组成的队伍,每年会在当地进行数次的特设救援工作,期间他们会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汗尤尼斯(Khan Yunis)的纳赛尔医院(Nasser Hospital),与院内的外科医生和医疗队伍一起紧密工作。
10-3 | 应伊朗政府的要求,无国界医生中止在伊朗东南部,俾路支斯坦省(Sistan-Baluchistan)首府扎黑丹(Zahedan)的医疗项目。扎黑丹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约七十公里路程(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二十至三十公里)的伊朗人城镇。无国界医生自二零零一年起一直在当地工作,为未能支付市内最穷困地区诊所的费用的伊朗人和阿富汗难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护理,包括希拉巴德(Shirabad)、卡里马巴德(Karimabad)和拔撒(Besat)。在过去数年,伊朗政府遗送约七万五千名阿富汗难民返国。另外,当局于二零零七年以「内部安全」为由,禁止外国人进入该省。无国界医生于二零零八年再度开展工作,由当地员工作责负运作,亦是唯一仍忍受留在当地的国际组织。无国界医生德黑兰项目总管吉兰(Karine GILLAIN)说︰「我们多次收到伊朗政府的最后通牒,指令我们离开该区。」他续说︰「我们每次都会与当局进行谈判,一直都成功将有关指令延迟数月,但直至上周,我们没有选择余地,必须中止当地的医疗项目。」无国界医生一直在当地开设的两所诊所,其中一所专为母婴护理而设,诊所的医生、护士和助产士平均每月进行超过五千次免费诊症。大部分病人为来自贫穷家庭的妇女和儿童。
9-5 | 瑞士跨国制药厂诺华公司(Novartis)于九月六日到印度最高法院,又一次试图削弱印度专利法中一项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条款,这项条款是特设用以防止制药公司妄将已知药物申请专利。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表示,诺华公司此举如果成事,将对广泛发展中地区要获得可负担药品,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无国界医生在印度的「病者有其药」项目经理孟甘妮(Leena MENGHANEY)说:「诺华公司正试图束缚印度各专利局,希望令它们不能拒绝发专利予那些只有些微疗效改进,但却以新形态出现的已知药物。」她续说:「印度目前的(专利)制度并不完美,但确实能防止药厂每次把一种已知药物弄个新形态或新用法,就再次不公平地取得二十年的垄断。诺华公司意图使这一保护条款变得毫无意义,不顾如此做法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后果。」诺华公司对印度专利法第三章(第四条)提出异议。这项条款与专利法中的其它条文都指出,对于一种已知药品的新形式,除非那种改变(对于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而言)并不是显而易见,而且与现有药物相比其疗效明显提高,否则不能被授予专利。当印度履行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其中一项义务,于二零零五年引进药物专利时,它力求在私有专利权和公共卫生的需要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