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无国界医生呼吁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尽快注册相关药物无国界医生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结核病新药bedaquiline表示欢迎。Bedaquiline是自1963年以来,首只获得注册、能有效对抗结核病的药物。无国界医生「病者有其药」项目总干事伯勒塞加拉姆医生(Dr. Manica BALASEGARAM)说:「这是半世纪以来的首只结核病新药,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此药物能有效对抗耐药结核病,在对抗该病一役上或能扭转局势。」现时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程为期两年,每天需服用多达20粒药丸,当中约八个月更要每天接受注射。治疗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副作用,包括永久失聪、持续恶心和精神病。全球只有48%开展耐药结核病治疗的病人能够痊愈。无国界医生项目的治愈率为53%,稍高于全球比率,但仍然低得难以接受。伯勒塞加拉姆医生说:「各国政府的卫生部门和药品监管部门需携手合作,确保耐多药结核病人能尽快受惠于这一重大的医学进展。我们全部都有责任使用bedaquiline来制定疗程更短、副作用较少和更有效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随着更佳治疗方案快将面世,现时应该有更多的鼓励措施去推动扩展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工作。」
11-30 |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与去年一致,同为“行动起来,向 “零” 艾滋迈进——零感染、零歧视、零死亡”。同样的,这口号后依疑云笼罩:“这目标是否太宏大了?”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最新报告[1]带出鼓舞人心的消息,在2001年至2011年间,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其中超过一半在最受艾滋病疫情影响的非洲,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已经成功减少了一半。非洲在过去的六年里将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
报告也显示,仅在过去的24个月,全球接受赖以救命的抗艾滋病病毒(ARV)治疗的人数增加了63%,这是此前需耗十年之力才能获得的成果。
尽管成就如此显着,在目前宣告疫病终结恐怕仍为时尚早。战斗远未完结。尽管目前已有800万人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仍有700万人未能获得赖以救命的治疗。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于2013年颁布的新指引,将最新的“治疗即预防”的科研成果包括其中(研究表明,用来拯救生命并且使人保持健康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以有效防止感染者将艾滋病病毒传给性伙伴以及通过母婴传播传给婴儿。),这个治疗缺口将再次扩大。预期需要接受抗艾滋病病毒的目标人群将扩大到2300万人[2]。
11-15 | 无国界医生针对结核病/艾滋病毒合并感染儿科个案的新跨国研究证实 儿童出现未能确诊结核病的危机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进行了一项针对结核病/艾滋病毒合并感染儿科个案的跨国队列研究,数据显示儿童急需更好的结核病测试。这是至今最大型的同类型研究。此研究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3届肺部健康联盟世界大会上发表,根据无国界医生三年来于全球六个国家进行13个救援项目的2,451名结核病童个案所得的数据撰写而成。研究显示,相比只感染结核病的儿童,结核病/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儿童的死亡风险更大,死亡率达12.8%,但艾滋病毒测试呈阴性的结核病童死亡率只有5.2%。研究队列中56%病童感染肺结核,但只有6.4%在痰涂片显微镜检测中对结核病呈阳性,而痰涂片检测是现时最常用的结核病检测方法。无国界医生的万巴德小组(Manson Unit*)主管迪克罗医生(Philipp DU CROS)表示:“若你在十个儿童中只检测到一个感染结核病,那可以肯定很多结核病童只因未能被成功检测而被遗漏了,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死亡和疾病蔓延。最能说明这悲惨现实的事情,就是截至上个月,儿童结核病的全球负担的相关数据仍然很少。”
9-24 | 在埃塞俄比亚的西部,超过2,000个白色帐篷沿着班巴斯(Bambasi)村落的山丘而立。自7月以来,这些帐篷成为1.2万名逃离家园的苏丹难民的居所,他们都是为了逃避冲突而来到由埃塞俄比亚当局和联合国难民署设立的营地,寻求保护。30岁的妇女贾米拉(Jamila)说:“我去年跟丈夫和8个孩子一起离开苏丹时,战事已蔓延至我们的村落盖萨因(Qeissan)。苏丹空军轰炸我们,之后军队再展开地面攻击。很多人,包括我的哥哥,都被屠杀。”2005年1月,苏丹政府和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本来可以让南科尔多凡州(South Kordofan)和青尼罗州(Blue Nile)获得更多自主权。不过这从未发生,当南苏丹于2011年7月独立后,冲突便进一步恶化。自此,超过20万苏丹人逃至南苏丹或埃塞俄比亚,住在难民营里,依靠人道援助过活。在埃塞俄比亚方面,约1.5万名难民首先寄居于离苏丹边境12英里的达马津(Ad-Damazin)中转中心。无国界医生项目经理麦克莱恩(Duncan McLEAN)说:“来自这营地的少数报道显示,当地饮用水和医疗护理的供应不足。几个月以来,我们一直要求埃塞俄比亚政府准许我们在达马津开展工作,但都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