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 ©MSF 呼吁美国制药企业强生公司将结核病关键药物价格减半 在于荷兰海牙举办的第49届世界肺部健康大会上,无国界医生今日发布最新一期《显微镜下的耐药结核病治疗药物》,报告显示了耐药结核病病人依然无法享受当下最佳的治疗,部分原因应归咎于高昂的药物价格。无国界医生特别呼吁,美国制药企业强生公司应当将其生产的新型抗结核病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价格减半,以挽救更多生命。
9-27 | 亟需增加现有用作拯救结核病患者生命的工具,并研发快速、安全且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首次联合国结核病峰会本周于纽约召开,各国领袖聚集一堂。无国界医生呼吁各国政府立即扩大结核病的检测和治疗,并作出实际承诺,研发更多有效易用的治疗工具,以拯救更多生命,阻止结核病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公布的最新全球结核病统计数据显示,针对世界上最致命传染病的应对措施仍然成效欠佳且慢,导致在2017年全球有160万人死于结核病,并出现了1000万宗新增病例。未被诊断和未上报的病例依旧是主要挑战—在过去7年里,每年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结核病人未获诊断。 导致结核病上报系统未能有效运作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国政府缓慢地增加现有的结核病检测和治疗工具。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推荐以新型的口服药贝达喹啉(bedaquiline)治疗耐药结核病。然而,各地采用包括贝达喹啉在内等多种新药的进展缓慢,于2017年仍有近90%本可从新药中获益的病人得不到这些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贝达喹啉列为适用于治疗所有耐多药结核病病人的主要治疗药物,而非此前需要注射的药物。
9-3 | 玛(Mah) 与他的家人于2013年为逃避暴力和迫害而被逼离开缅甸。他现时是马来西亚罗兴亚人社群里的活跃成员。他跟无国界医生分享在缅甸的经历以及他一家在马来西亚面对的挑战。 我出生于若开邦(Rakhine)北部的孟都(Maungdaw)。我曾在几个非政府组织中工作,直到难以再继续待在缅甸为止。孟都政府鼓励当地若开邦人与罗兴亚社群之间的暴力行为。在2012年,局势恶化。缅甸媒体以贬义的词语形容罗兴亚人,并称我们为「非法孟加拉人」。一群罗兴亚人在离开清真寺时被枪击,若开邦社群开始纵火烧我们的家。很多罗兴亚人落荒而逃,余下的则被任意拘捕。在晚上,我目睹缅甸安全部队将40至50具被他们杀死的人的尸体扔进乱葬岗里。我们的行动受到限制,推行宵禁导致不得不留在家里。但家并不安全,士兵可以随时冲入家中,然后随意把我们杀死。5人以上的聚会属违法,意味着我们不能到清真寺、学校或去工作。我不敢在家中睡觉,所以多个月来都与两位同事在办公室睡觉。至2013年初,我被列入通缉名单。我担心会被拘捕,在缅甸的行动变得愈来愈难,所以我决定离开缅甸。 2013年的6月,我抵达马来西亚。与其他罗兴亚难民相比,我在申请难民身份方面相对比较容易。
8-31 | "当有一天回到这里,你不会见到任何人,因为这里的问题会置我们于死地。" 在基吉格拉(Kidjigra)附近一栋废弃建筑物的前廊下,坐着C1和她的11个孩子。两个月前她来到这里时,暴力事件再次在中非共和国的班巴里(Bambari)发生。她不得不逃离过去四年一直栖身的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到瓦卡(Ouaka)河的另一边避难。C解释说,"去年5月,武装分子来到营地,开始威吓人们。他们偷走了我们仅存的一切:一辆自行车和几只鸭子。从那时起,我们咬紧牙关挣扎求存,卖木头养家。" 今年5月起,新一轮的暴力席卷班巴里镇,像C讲述的遭遇多不胜数。当时已有40,000人在市内或市郊的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避难,但5月至6月期间,又有3,000多人不得不离开家园逃避战斗。
7-23 | 安提曼,2018年6月 早上7时30分,云雾将渐散,旭日将初升。届时人们不得不在树下乘凉。在乍得东部的安提曼,日出很早。安提曼医院(Am Timan hospital)早已人声鼎沸,婴儿们的哀泣声在儿科病房里回荡,宣告着这些小病人们已经醒来了。无国界医生于2006年开始,在安提曼医院展开救援项目。 ©Candida Lobes / MSF 在安提曼医院工作的无国界医生佐肯(Yannick Tsomkeng),于设在儿科病房内的治疗喂食中心开始了问诊。 "儿童被送到医院时情况很严峻,往往已经太迟,多数在入院后的24小时内去世。他们是食物短缺、贫穷和不良营养习惯的第一受害者。这个月初,我们的治疗喂食中心的服务需求已经超负荷了。上周我们接收了46名出现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入院接受治疗。